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先进制造业更是其中的制高点。在从“制造”向“智造”的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常熟税务部门聚焦先进制造业企业涉税需求,依托“虞税e+”服务体系,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及时响应企业涉税需求,主动办实事、解难题,助力先进制造业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生产车间内,一台台制冷设备通过机器自动组装,一辆辆卡车在外面等待装车,将这一些产品送到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公司始终注重研发技术创新,已拥有多项制冷技术发明专利,我们的移动制冷产品远销65个国家和地区。但每年上千万的研发费用,也让公司资金链时刻承担着压力。”苏州某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道。
针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可能遇到的资金困难,常熟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筛选合乎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单,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有明确的目的性推送包括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惠礼包,同时线下组织“税惠兴企服务队”上门辅导,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袋,提振先进制造业公司发展信心。
“多亏了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公司已享受税费优惠近300万元,这些资金都被用于产品升级迭代,我们的竞争力更强了。”该公司CEO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新版电子税务局上线后,有没有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操作要点?”“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可否同时适用?”在苏州某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税企联学共建活动中,常熟税务部门针对企业在税费政策、电子税务局操作等方面的疑惑进行了答疑释惑。
常熟税务部门积极拓展税企沟通渠道,通过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及时响应企业涉税需求,主动问计问需,办好惠企实事,推动税企良性互动,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强链向新”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税企联学共建,企业和税务部门多了常态化沟通渠道,我们的税费政策疑惑、申报操作难点等涉税需求都能够获得及时解决,今年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公司就享受了各类税费优惠超600万元,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说道。
下阶段,常熟税务部门将继续打通税费优惠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断的提高红利送达精准度、税费服务精细度,助推先进制造业企业走好“智造”升级之路。(凌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AI、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涨的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发布——晒晒中国空间站的亮眼“成绩单”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层次地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慢慢的变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架构和规模。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AI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