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是吴越文明的发祥地,见证了年代的变迁、社会的前进。音乐会以民族管弦乐《源》启幕,著作以钱塘江为音乐主线,以水的不同形状为描绘目标,将点滴会聚、涓涓溪水、陡峭江水等画面出现于听众眼前,借以表达“饮水思源”的人文情怀;笛子协奏曲《云水境》以富春江闻名景致“白云源”为体裁,将山、水、云、雾等作为描写主体,在宛转、宛转、潇洒、模糊的音乐中酝酿一种清幽、超逸的境地。[具体]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也是“吴越文明”的发祥地。钱塘江两岸公民代代临水而居,发明了绚烂的钱塘江文明。从古代文明源起到现代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发展,钱塘江如一条文明之江、前史之江,见证了年代的变迁、社会的前进。
近年来,浙江不断推动“文明浙江”建造和钱塘江唐诗之路打造,在此布景下,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教师团队精心创作了这部以“钱塘江”为中心体裁,融多方式、多视角音乐表达及现代多媒体方法为一体的原创大型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
《钱塘江音画》音乐会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浙音国乐系杜如松、张咏音、杨婧等演奏家联袂表演,先后上演了《源》《云水境》《生息不断》《潮神赋》《哈头曲》《踏歌》《大潮》等7部著作。整场表演以钱塘江为脉胳,以民族管弦乐为载体,以音画交融的方法,将钱塘江的前史与实际、天然与人文、经济与社会,串成一幅幅生动的音乐画卷。画卷中俊美的山水、鲜活的人物、多样的场景、流通的时空,充分体现了钱塘江悠长的前史传承、如画的天然景观、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澎湃的现代文明,热情歌颂了浙江公民不畏艰险、打破万难、勇于开拓、高视阔步的立异精力。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组建于2015年,是一支具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由笛子演奏家、国乐系主任杜如松教授任团长,二胡演奏家许奕教授任常务副团长,特聘闻名国乐指挥家吴强教授担任常任指挥,延聘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常任指挥杨广任客聘指挥。乐团遵从“事必尽善”的校训,秉持高水准、高要求、高品质的准则组织建造,努力打造一流的专业民族乐团。